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王庆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上午!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参与这个讨论,尤其非常高兴再次见到我的老师,我们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已经举办多年,在业界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和人民大学每年写高质量的报告分不开的,所以今天有机会听到刘教授对报告的全面介绍,也有机会读这个报告的总结,我认为这个报告是非常高质量的报告,首先这个报告不是学术报告,是高质量学术机构写成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所以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就要结合实证的研究、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因素,对经济中的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政治因素等做综合判断,得出对未来短期和中长期形势的预测,这是有实用价值的报告。

    我对整个报告逻辑分析严谨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主题“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正是本次报告主题中超越的内容。我理解我们报告中虽然对中国经济所谓“新常态”持一种对立的态度或者不完全赞成的态度,主要是由于我们在报告中对未来经济的前景预测是结合短期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趋势变化,得出这样的判断,尤其从周期性因素来讲,中国经济处在相对低迷的状态,所以未来短期一两年可能是周期性因素会起到对未来经济实际走势起到很重大的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是同意报告主题,也就是“超越新常态”,但是另一方面我个人也认为,中国经济结构性“新常态”正在出现,这里也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也算是再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我采取的呈现方式想用一种比较规范、比较透明,相对来讲比较严谨的方式跟大家描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可能的特点,这点可以跟王国刚教授发散性讨论形成不同的讨论方式,也供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经济的“过去式”是什么?中国经济过去十年、二十年,宏观经济层面上表现出的三大特点:高增长、相对较低通货膨胀、对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压力,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过去式三大特点。如何理解这三大特点,我以为理解中国经济特点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中国经济中高储蓄的现象,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很多现象的出发点,一个国家有比较高的储蓄有三种使用方式:个一形成境内有形资产、还有形成境外有形资产、形成境外金融资产。

    在形成境内有形资产实际就是投资,中国如果有高储蓄以后就会有高投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一系列关于高投资或者投资过多、过剩的讨论,更多着眼于讨论如何理解中国高储蓄。有高投资就会带来高增长,但是中国高增长伴随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这个跟我们宏观教课书理解不一样,一般需求扩张伴随通货膨胀的加速,如何理解这个现象?总供求关系图表中理解。投资的扩张带来增长的扩张,投资的形成是总需求的扩张,由于中国增长是高储蓄支持高投资带来高增长,在投资过程中是需求的扩张,但投资一旦完成就实现产能需求扩张,所以在中国总供给曲线短期内发生变动,在这样分析框架中发现高储蓄带动高投资、引起高增长实际表现产能非常快、供给能力非常强的。

    我们境外有形资产积累非常有限的,在中国大量积累境内有形资产的同时,同时积累大量境外金融资产,中国老百姓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积累境外金融资产,相反把手中的外汇卖给央行,央行形成外汇储备是因为央行印钞票把美元买回来,就形成流动性创造,这个意义在于从国家层面中国有资本外流、对外资产形成,但是从个人、企业层面没有的,个人并不觉得自己有金融资产、每个企业不觉得自己有金融资产,就形成境内居民储蓄的增加。形成了资产价格压力很重要的原因,中国长期以来资产不发达,这样矛盾形成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资产价格的上行压力存在,股市上涨涨到泡沫阶段,泡沫会破裂,但是上行压力并没有消除,相反会体现房地产市场,当房地产市场受到抑制会体现其他市场。

    中国经济高储蓄如何理解?我觉得跟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有关系。在中国人口结构中有储蓄能力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结构解释储蓄这是股市真理,但是在中国人口结构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中国人口结构的演变和变化是一个短期内,在一般国家是慢变量,在中国是快变量,在一般国家是外生自然发生的现象,在中国成为政策变量,因为中国人口结构相当程度受到政策的影响,以至于在很多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生的,也就是人口从老龄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几十年就出现,使人口结构快变量,以至于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变量。

    消费者习惯是有黏性,中国几十年快速增长,受益最大的一批人尽管收入增长很快,但是消费增长很慢的,因为消费的黏性。在这样过去式下,中国经济过去十几年最重要的制度和政策特征就是金融压力,表现在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对金融价格的管制、金融产品的管制,因为中国有丰富的储蓄,实现经济增长不需要复杂的金融体系形成金融中介,就可以支持金融增长,金融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高增长、低通胀都是大家欢迎的,而泡沫形成是对宏观经济造成威胁,所以中国过去十几年政策和制度环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金融压力。

    对外表现资本账户非政策开放,这是中国经济的过去式。但是中国经济的过去式已经成为过去,应该准备中国经济的所谓新常态。因为人口结构拐点正在出现,如果人口结构拐点出现的话,中国经济新常态将是什么样?我们再用分析框架解释一下。

    人口结构拐点为什么现在出现?因为影响储蓄,人口结构拐点出现跟计划生育有关的,如果储蓄实现快速下降影响境内有形资产积累放缓、境外有形资产放缓、境外金融资产积累放缓,通货膨胀率可能不会下降相反会上升,因为中国经济表现越来越像成熟或者相对成熟的经济,需求扩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供给不会出现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境外金融资产的积累减少外汇储备也会减少,流动性创造也会减少,这点在今年也看的比较明显,在货币创造中外汇占款带来非常少的。一方面有流动性减少,另外一方面过去两三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尤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股改市场结束等综合因素作用,使中国资产价格上行压力减弱,中国主要的特征表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率高起、资产价格上行压力减弱,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储蓄率的下降。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也会引起储蓄率下降,也是跟人口结构变化有关,新一代在人口结构比重增加,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在这样常态下制度和政策特征是什么?我理解就是资金,我们资金不像过往充裕,实现同样的速度增长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投资质量,要加强金融中介的功能,而金融中介功能加强需要金融创新,我们现有金融体系不能适应低储蓄或者储蓄率停止上升进一步维持高增长,需要金融创新看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价格放松的管制、新的金融业态产生,金融创新恐怕是在新常态下未来五年、十年,中国经济诸多结构性变化中最重要的现象,这个有很多变化已经发生。

    对外将会表现非常对称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减轻对资金流入控制力度,而一定程度会放缓对鼓励资金流出相关调整,这是我判断中国经济新的常态,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中国经济过去式和新常态对比,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的思路,从中国宏观经济众多现象放在逻辑上比较一致的框架中,以相对严谨和透明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仅供大家思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