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刘树成
    首先感谢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三家主办单位盛情邀请我来参加第17期的论坛,当然我也不是第一次来参加了,感谢邀请的意思就是,每一次大会提供的报告对我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以这次报告来说,主题是“经济增长与民生目标冲突下的中国通货膨胀”,这个主题抓住了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非常细致认真的分析,对我们认识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非常有意义,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通过对这次报告的认真阅读,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我想,这次报告的主要观点是否以第一部分的标题来体现——当前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会加剧本已严重的贫富差距,这也是与胡锦涛总书记的最新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要加强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治理相吻合的,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借此发言的机会,我想对当前的物价问题讲四个观点: 一是对这次物价上涨成因的分析的不同意见以及相应带来的对治理方法的不同意见,二是对物价上涨居民承受度的认识,三是对今年物价走势的把握,四是对国家统计局刚刚进行的物价指标的调整的一点个人看法。

    一、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我认为刚才人民大学课题组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既说明了它的特征——以实体价格上涨为主要带动特征,同时,又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次物价上涨。

    但是在前一阶段的讨论中,学术界也有一种比较强的声音,认为这次物价上涨主要归于成本推动。这样的一个判断是值得认真讨论的。如果我们把很多因素促成了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或者很重头地归因于一个因素,特别是归到成本推动上来,我想,成本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你忽略了其他原因,仅抓住成本推动这样一个因素,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这次要采取这么综合、这么广泛的措施来制止刚刚到3-4%的尚不算太高的通胀。把主要成因归因到成本推动上这样一种看法的政策含义是不要采取如今这样的货币政策来紧缩我们的流动性,从而来治理通货膨胀,不太同意我们当前的货币政策。归于成本推动性是主要原因的话,政策含义就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从供给的角度来解决。我们的报告是综合分析的,特别是林岗副校长的致辞中也分析到这次物价上涨还是有综合的原因。

    前不久我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当时分析到物价上涨的因素,除了供给面和需求面相交决定物价走势以外,在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基础上,我又加了三个因素,认为有五个因素来解释。我认为第三个因素就是国际因素;第四个因素是市场管理因素,这次由一些小品种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下子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10%以上的上涨,应该说与市场管理不力有很大程度的关系,由于市场管理不利引起了一些投机措施,加强了市场的流动性;第五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通胀预期。现在我们采取的种种综合治理措施不仅仅是对3-4%已经涨上来的物价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对通胀预期的治理,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二、对居民承受度的认识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破3,到了4、5。当时学术界也有学者提出,在当前国家高速增长中,经济增长如果是10%左右,物价增长4-5%,占物价增长一半低一点,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广大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这个意见在网上一挂上来,立刻遭到广大网民的攻击,我个人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如果说在过去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当时总是有百分之十几、甚至24%的通胀,我们也都过来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还是比较高的,大家都支持市场化倾向的改革,把物价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到了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因此我同意课题组第一部分的分析,因为当前的物价上涨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对于我们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的拉大要起到一个加剧的作用,这样,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群众对于3-4%的物价上涨也是不太愿意承受的。当然,居民对物价上涨承受度的降低也很有刚才分析的其他原因,我都表示同意。

    因此,要把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和我们在经济增长、发展过程中保持多么温和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发展没有太大损害或是可以容忍的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不要笼统地说我们经济要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就要提高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人民群众说,要提高,就要让大款去提高、让官员去提高,不要让广大老百姓去“被提高”。

    由于物价在当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有其深刻的意义。

    三、对今年物价走势的预测和判断。

    刚才课题组给出了一个判断,认为二季度可以达到峰值,下半年会降下来。迄今为止,我们看到对今年物价走势预测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前高后低,因为去年是前低后高,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这是主要的认识,我也同意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但是我也提出一个相反的看法,如果有一些因素发挥的作用很强了,很可能今年的走势下半年仍然会高,仍然会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态势,对物价上涨不可掉以轻心。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经济增长,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过热?因为这次物价上涨与以往相比有一个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物价上涨主要跟需求面即经济增长过热的拉动关系密切,而这次的物价上涨一个新的特点是,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太高,去年是10.3%,2009年是9%多,2008年也是9%左右。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没有明显高企、没有明显过热的情况下,我们的物价还是有这样的涨势,关键是看今年,到今年现在的时点,中外经济专家都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要低于2010年,我基本同意这个预测,但是我认为,并不排除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会高于2010年,会等于或大于10.3%,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主要推动因素就是当前正处于我们的一个政治周期的坎上,这就是今年各级政府的换届以及明年党的代表大会和庆祝建党90周年等等,这些重大的政治因素有可能推动经济往热的方向走。再加上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有大量的热钱、块钱投资。这些大量的因素推动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把经济增长速度由偏快推向过热,这是助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年的稳增长与稳物价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个因素就是农业自然灾害。我们不怕涝灾,我们怕旱灾。因为一旱是旱一大片,而一涝是涝一县。如果自然灾害的影响加大,影响到我们的粮食不能丰收,也将助推物价上涨。

    第三个因素是国际上美元走势和大宗商品、大宗农产品和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特别是最近中东、北非政局动乱,对于油价上涨的影响太大。因此,我们还是要紧密跟踪,看看上半年物价达到一个高值以后,下半年的走势究竟会怎样。

    第四个因素是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调整之后的物价指标,结论是调整物价指标权重以后,和原有的物价统计,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就奇怪了,我认为应该是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变化,你去调整它干什么?我本来期望经过这次物价权重调整,当然调整是必要的,应该说,我们的物价指数比现在感受到的3-4%要高一些,比如到5%、6%,更接近于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的物价,结果结论是说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变化,你费这么大劲调它干什么?第一个就是食品,我认为调整应该把食品的权重加大,因为现在食品物价上涨10%以上,结果把食品的权重降下来了。第二是房价、房租往上调的力度还不太够。我在这里并不是指责国家统计局的同行,调整指标是很不容易的工作,但是在当前,如果要调整物价指数,应该是适度往上调,不能说没有变化,否则调整起来的意义就不太大了。而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治理物价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将低保项目、社保项目与物价挂钩,刚才课题组建议要把物价和工资挂钩,这个事情太大了。仅就与社会保障挂钩的角度,是要和哪一个物价挂钩就很重要,是和GDP平权指数挂钩还是和总的物价指数挂钩,或是和国际上用的核心物价指数挂钩?有人建议我们设立中低收入家庭的物价指数。总之,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物价综合指标体系,有几种物价我们都给出来,包括生产者价格,我们每次综合判断物价动态,从而决定社会保障要跟物价挂钩是怎样挂,取得一个科学的协调,这样有利于我们很好地解决物价既作为经济问题又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我就讲以上内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