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张杰教授的介绍,收获很多,报告中非常多有价值的判断、分析和建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其实是两个关键词,一是“创新”,二是“产业融合”。刚才的报告把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如何让新动能越来越强大,是我们所有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同志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创新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名词。无论是在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中,对创新的研究都是非常多的。马克思曾经讲过,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人类社会全部财富还要多的巨大的财富,其背后的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和创新。现在经济学更是强调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其实就是创新,创新的速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当然大家可以从不同的意义上理解创新,其中有些创新是要把技术前沿不断向前推进的创新,也是引领我们人类社会几十年、几百年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但是技术前沿的推进永远都是一些困难的事情,所以更多的创新是技术前沿边界的创新,这里就涉及到了模式的创新、组织的创新甚至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和创新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
对于推进创新来说要做的事很多,有没有创新的基础条件是最重要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即人力资本结构是创新最重要的基础。成为了人才集中的高地,自然就成为创新良好的土壤。当然创新的基础条件除了人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科学技术的条件。此外生态也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关于创新生态我们需要去关注的事情如下:
第一个就是监管,就是说该管的一定管住,该放的一定放开,这样就不会导致出现套利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监管有时候需要严,有时候需要有包容性,即对于很多信息很对称的创新来说需要强监管,对于很多信息不对称、我们不知道的新产业新兴事物来说需要包容性的监管。
另外一件事是我认为政府应该做到的:一个是如何保持企业的纵向流动性,让源源不断的小企业不断成长起来的问题。如果让企业从小长到大的概率越高,纵向流动性越强;如果一个社会的创新生态有很强的纵向流动性,就一定是好的创新生态。我们希望更多的小企业能够在大树底下乘凉,而不希望“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所以大企业和小企业处理好关系,对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回到今天说的第二个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原本就是创新自然的结果,创新本来就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力之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产业融合,包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一个产业内部不同价值链环节一体化水平的逐步加强。
我们最近也在做类似的研究,希望能够更多地关注到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出现的产业融合的模式和类型。可是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呈现,不管是三种四种五种甚至十种,但你都不知道还有第十一种新的产业融合的模式。所以今天需要做的是把实践中出现的模式放在一个框架下去看,观察这些产业融合究竟怎么诞生的,背后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简单来说,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并且最终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产业融合最本质、最根本的动力。
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绝对的作用,企业就会有强大、足够的动力推进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获得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这样做的话,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当然政府也不能说无为而治。
基于上述的理解,我认为创新和产业融合如果做好了,我们中国经济的基本动力,或者说新动力就变得越来越坚实,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也就会更加行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