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郑新立 教授

大家上午好!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我国经济总体上处在合理的运行区间,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经济运行中主要的矛盾仍是下行的压力较大,特别是投资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出现“三高三低”的现象:

第一,国有投资增长较快,增长20%左右,民间投资低迷,6、7月份民间投资负增长,8月份回升到2%左右。民间投资增长低迷意味这经济增长的活力不足。

第二,房地产投资增长比较快,制造业投资增长缓慢。7月份银行新增贷款98.7%贷给了住房按揭贷款。制造业投资,6月份、7月份出现负增长,8月份回升到2%。制造业投资低迷说明我们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第三,海外投资爆增,国内投资增长缓慢。上半年海外投资增长58.7%,国内投资前三季度增长8%。这样一种增长局面,一方面令人欣喜于我国成为资本输出第二大国,但是也要思考其中有多少盲目性?有多少是为了转移资产?只有增加国内投资才能实现稳增长、扩内需,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所以投资结构出现这三个严重的扭曲,值得高度关注。

当前在中长期经济发展上,中央提出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力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本质或者核心是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为经济增长输入新的动能。当前看来有四大动能:

第一,通过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建立,释放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的巨大的潜力。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大特色小镇的建设。如果城乡一体化潜力释放出来了,我国经济保持7-8%的增速可持续至2030年。

第二,通过投资体制改革推行PPP模式,把民间资金和银行贷款引导到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保投入,包括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市政工程、文化、信息等方面公共产品的投入。

第三,通过深化营改增的税制改革,继续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通过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成果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另外,对于我国债务问题应思考更多的方案。现存的债务率过高的问题,是由于这十几年经济发展主要靠债务融资而忽视了股本融资造成的,这是由于股票市场运行的不正常、而其他的股本融资的渠道还没有打通所导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以国有企业现存的优良资产吸引民间投资,提高资本金水平,使企业渡过难关。比如,高铁之前欠债几万亿,难以继续融资,而实际上高铁有很多优良资产,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相继盈利,如果把京沪高铁一年盈利几个亿进行证券化,可融资几千亿来偿还债务。再比如东北特钢,其量产不锈钢,因为债务率过高、市场环境变化,难以偿还银行债务,濒临破产,而如果把其优良资产证券化,进行股本融资以到期偿债,就可以渡过难关。就实际问题展开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害。

就当前的宏观调控来看,要处理好三个辨证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辨证关系。不能急于求成地把长期任务拿到短期实现。比如说产业升级,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把目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长期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短期通过需求侧管理,保持供给平衡,给予经济适度拉动力,才能实现稳增长。

第二,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需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需求的供给是无效率的空想,没有供给的需求是望梅止渴,所以供给和需求谁也离不开谁。要把这个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好。当前的稳增长,近期来看需求是主要矛盾,长期来看供给是主要矛盾。

第三,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大海外投资很重要,但是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选择效益较好、风险较少的项目,审慎投资。今年上半年海外投资激增67%是不正常的,只有扩大内需才能为我们13亿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实现到2020年决战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