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高培勇 教授

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比对,专业。具体来讲,针对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底线,要更加强调比对、更加强调专业。

首先,什么是比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和操作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条件下进行的,所举的旗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将迈入2017年,我们需要回顾2016年做了些什么?前瞻2017年应当做些什么?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果换一个背景,同时也换一面旗子,这些内容还能不能成立?

不管是回顾2016年还是前瞻2017年,我们需要树立比对意识,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应该做哪些调整。否则,很可能会不由自主的重复以往操作,导致虽然背景、旗子变了,但是却重复以前的做法。比如把背景换做经济发展的旧常态,旗子变成扩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安排,2016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还能不能成立?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成立的。因为这是一套熟悉的做法,过去宏观经济政策操作基本主要着眼于逆周期调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肯定是着眼扩大需求。所有政策,包括扩大财政支出、减税、增加赤字,其实没有脱离以往的扩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轨道。但问题在于,我们毕竟承认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毕竟强调的是要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上,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有所区别于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路线。既然强调要在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主要矛盾就在供给侧,所解决的主要问题也要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

第二,专业。近期,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条件下,经济学界有一种很大的声浪,即可以进一步“放水”。表现在财政领域就是中国财政赤字即便今年达到3%,还是可以进一步扩大,甚至有人主张财政赤字扩大到占GDP的10%都没有太大风险,但从我的角度认为这是不成立的。

我有个根深蒂固的理念,那就是如果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如果要涉及就要特别小心,因为不仅仅牵涉到专业训练问题,还有对本专业领域的跟踪和所掌握的学术信息的来源问题。比如说赤字,今年中国的财政赤字,预算上是3%,决算肯定会突破3%。去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预算法,它之前最大的区别在于,老预算法所覆盖的只是财政预算,即一般公共预算,而新预算法覆盖的是四本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保险金预算。目前所说的1.8万亿财政赤字占GDP3%,只是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另外三本预算的状况如下:一是政府性基金今年发行了4000亿专项债券;二是地方债置换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发了5万亿,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不计入当年赤字,但是前提是曾计入过赤字,现在地方债是不能列赤字的,现在却需要进行置换,它的赤字效应该怎么去考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三是今年通过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一种金融债券,最后形成产业发展基金的一般建设性支出,8月底已经是1.8万亿。因此,讨论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得强调专业的门槛。

比如,今年7月26号中央政治局讨论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提出“降低宏观税负”的新口号,这个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新提法。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那时候有人提减税,管理层很快回应,叫做“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家又呼吁减税,决策层分析回应,叫做“结构性减税”。这二者的前提是确保税负水平。即便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当中涉及到减税,也要加上“稳定税负”的前提。“降低宏观税负”,直接把着力点触及到总量。这种情况下出现很多主张,并且几乎都瞄准一条:不惜扩大财政赤字去减税,以此给企业降成本。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忽略了两个东西:

一是对比不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的操作路线和传统的以刺激需求为主要着眼点的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显然是一样的。在过去宏观政策操作过程中,但凡触及到扩张性财政政策有三个基本点:增赤、增支和减税,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样的减税能落在供给侧上、结构性调整上?

二是不够专业。首先,在目前条件下推行的减税,提出的降低宏观税收水平是瞄准给企业降低成本。怎样将减税落实在降成本上?政府也希望减税,但是问题是政府支出规模在增加。比如今年仅仅一般公共预算中政府支出是18万亿,如果18万亿不减,减税则意味增加赤字,赤字的归宿肯定是落在举债。所以从最终宏观效应来看,对政府而言,在政府支出不变的条件下,就变成举债和税收两种融资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尽管有人提出可以用不断置换的办法延续下去,不会给增长造成什么负担。但政府债务和税收相比是有利息支出的,如果考虑利息,国债就是滚雪球的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要考虑降成本的目的。它是为了要调整资源配置格局,让企业占有更多资源。但如果政府支出不变,这样一种降成本措施对民间来讲只是把该交的税变成了该买的债,企业实际控制的资源配置规模是没有变化的。这样的操作显然不是所求的。

最后,要考虑税收的目的是为了给政府提供支出保障。如果减税落不到实处,起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落不到结构问题,落不到供给侧。这就需要强调税收减少和政府支出减少同时去做。也就需要探讨政府支出究竟能不能减?减到什么地方去?

因此,回顾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操作安排、前瞻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布局的时候,适当的强调一点比对,一定要比照过去的操作方案而有所调整,适当的强调一种专业,更多的注重宏观经济政策本身运行的规律性,这是当下要注意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