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 所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很认同今天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的主题,在多重目标宏观经济的定位与选择。我认为明白无误地指明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之所在,刚才王院长讲过论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尽管下条态势逐渐显现,尽管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但是我们是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但是一旦说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总是感觉到困难重重。其实郭杰教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为什么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是多重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我体会最深的主要是两条。其一,相对于2008年到2009年,在边际效应递减归类的作用下,宏观经济政策扩张的效果已经逐步减弱。即便我们拿出类似2008年、2009年的经济扩张措施,也难以获得那两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时效。
其二,相对于2008年、2009年,经济扩张的诸方面的副作用已经在逐步显现。比如相对于2008年、2009年,我们今天的经济结构不是优化了,是恶化了。相对于2008年、2009年,我们今天面对的控物价或控通胀的压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们今天的宏观经济就不像2008年、2009年那样瞄准保增长、稳增的目标,而是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个目标当中左右逢源、前后逢源。当然你如此做的话就难做好人,在周旋三个宏观经济政策的抉择当中,我们怎么来走出一条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之路。我感觉到了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就好像一场拔河比赛。哪个方面的力量强了就向哪个方面去倾斜,比如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向稳增长倾斜,比如有这样的表述,稳增长很任务,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但是反过来当物价上升的压力加大,调结构压力加大的时候,你看宏观经济的调研又发生变化了,稳物价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调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前宏观经济的布局,我以为就是在这样的困境当中去徘徊。
但有一点我想大家看得非常清楚,也是在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所指明的。当政府动用大规模的投资扩张时,去稳增长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就会说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的倒退。当你要启用天量的货币扩张去启动经济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说会不会引至更严峻的通胀和物价上涨。但是当你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时候,我搜索了方方面面的信息,我几乎看不到、听不到任何的反对之声。但在结构性减税问题上颇有共识,在广泛程度上获得大家的认同,甚至有人主张不仅仅要提结构性减税,而且要提全面减税、大规模减税,对于结构性减税是促进之声,没有任何的质疑之声,这是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上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现象。说起减税或结构性减税,我们历来是促进的。但是相对而言我不大认同全面性的减税,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全面性的减税容易给人以误解,建什么减什么,不管什么税种通通去看上一刀,这显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就好像女孩子去减肥、健美一样,我们不可能遇到什么减什么,而是把需要减的减下去。中国的税制结构也是如此,我们得要有讲究,把该减的地方减下去,使得中国的税制结构有一个均衡的格局,适应我们当前的宏观调控的需要。其实我倒以为,无论是全面性减税,还是结构性减税,最重要的不在于操用什么样的名称,而在于把减税的措施落到实处,不在操作上留有回旋余地,这其实是重要的。
这样一种落到实处的措施其实建设两个问题就足够了,第一个是规模,究竟要减多少税。第二个是结构,究竟要减什么税,究竟要减谁的税。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在今后,特别是王院长刚才论及的在定位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必须要牢牢抓住两个层面。
先说规模,减税没有规模就谈不到效应,该减多少税这是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其实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上对减税的规模做出了建议,只是需要更加明显。怎么界定呢?其一是财政赤字的规模,今年财政赤字的规模将发行国债的赤字和动用中央预算调节基金合二为一,一共高达1.07万亿。这代表一个国家过日子,我欠了你1万块钱的时候,有两个意思,是少赚了1万块钱,需要去接。其二,你多花了一万块钱,你必须去借。或者是两者融合,多花了五钱,少赚了五千。今年的赤字恩计划是少挣多花多少钱,少挣是减税,多花就是增支上,这是一个地方。
其二,减税和增支之间的分割,既然1.07万亿不是减税就是增支,这其中该如何?请大家关注今年一月份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税收工作会议召开的时候,作为主管财税工作的李克强副总理致信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说今年基于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推进结构性减税,这是第一。其二,今年增加支出的重点在于改善民生。这两条实际上告诉大家在1.07万亿元的配置上是要向结构性减税倾斜。把1.07二一添作五稍加倾斜,我们认为至少有6万亿作为规模。
结构,论及结构,我还是认为把该减的地方减下来,不该减的地方千万不要去动。中国目前就整个税收的结构而言,我想两条特征是应当关注的,其一,我称之为价格通道,把2011年的全部税收作为税种分割,18个税种,其中5个税种占了很大一块,其他的13税种占到了8%多一点。就此而论再进一步看,如果在间接税和直接税作一个分割,能够成为直接税的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者相加大概是26%,其余的74%都属于间接税,这就意味着在今天的中国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是通过价格通道来连接的。所以由此可见,如果要想让一个国家的税制比较均衡、比较好看、比较匀称,达到健美的目的,应该放在间接税上,而不是直接税上,这是第一。
第二个特点,我称之为企业出口,把2011年的税收按照缴纳者做分割,会看到92%以上的税收都是来源于企业的缴纳,只有7.92%的税收来自于个人的缴纳,其中7.92%还有6.95%其实是属于个人所得税,也不是个人直接缴纳的,而是代扣、代缴的。所以你要想让一个国家的税收来源结构比较匀称、比较均衡,也应该把减税的重点放在企业缴纳的税收上,而不是在个人缴纳的税收上,我们说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由此看来,在结构上的减税要锁定两条,第一减间接税,第二减企业缴纳的税,如何去贯彻?目前能够被各方认可的,特别是在高层达成共识的减税主要措施就是刚才王院长讲的营改增,以营改增作为这一次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全力去推进,我们有可能减税达到数千亿元的目标,为什么?我注意到三个现象,既然要减间接税、减企业缴纳的税,我们说减增值税是明显的。其一是因为增值税的块头是最大的,目前占到全国税收的41%。在增值税上的税率削减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达到减税2千亿元的目标。所以动了这个税种,就等于动了整个税收的规模。当然也需要减营业税,但是营业税的前途已经锁定,从长远看要并入增值税,今天我们在营业税上再做文章无异于事倍而功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如放在那里,等待增值税。把增值税的事情办好就等于办好了营业税的问题。
第三,有人说要减消费税,但是我想支出中国人脑子里所想象的消费税和现实的消费税不是一回事,在很多人脑子里凡是服务的消费税都是消费税,但是是一般消费税。我们中国实行的消费税是特种的,不是所有都征的,而是在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之后加征,哪些商品加征?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奢侈品,另一类是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对于这两个产品减税很难达成共识,对于奢侈品减税无异于对富人减税,对于能源类的无疑对于他们减少了监督。消费者不宜与大张旗鼓去减,而是有所保留。
现在能够锁定的就是增值税了,所以增值税是减税的重点,目前增值税减税主要通过营改增来实现的。有过测算,按照目前 使上海正在试点,现在目前也在北京进行了营改增的试点方案。一旦在全国推开减税的规模可能会达到1000至2000亿元人民币,目前这个测算还不十分准确。但是超过1000亿是肯定的。所以围绕着营改增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目前,已经有沿海的十个省市进入到营改增的试点范围当中来,当然要逐步推开。其余的省市可能还在观望,还在犹豫。这当然从地方作为主体税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地方要丧失一部分税收的管理权限。不管怎么样既然是大势所趋,还是要把结构性减税的效果落到实处,那么怎么办?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范围的过程,要做这件事情,这是其一。
其二,还有一件事情必须做,在营改增的同时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改革措施,必须注意到这件事。目前增值税在全国税收收入占比是41%,营业税占全国税收收储占比是15%。如果仅仅同时营改增,不降低营业税税率。如果合并之后增值税占比会达到56%,这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风险而言显然是不乐观的。老百姓买股票都懂得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当中。我们那么大的国家财政收入的50%以上的希望寄托与一个税种,风险不言而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瞄准一个目标,叫做扩围不增额,这不仅仅是基于财政收入结构平衡的考虑,更重要的也是基于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考虑。那么怎么办?那就在扩围到位之后立即着手做降额,我们做的测算,按标准税率算,每减少一点大概节省税率是2000人民币,连通交易税附加、城建税,加上连带的可以到2000元。如果从这个基础上降2个点,那么整个通过降低增值税类所可能实现的减税规模有可能达到5千亿,连同增值扩围达到1000到2000亿,这就是6千亿上下的规模。因此对于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来讲,如果大家能够认同结构性减税是一个重点之所在,应当全力推进的话,我们建议扭住这个“牛鼻子”不放,通过营改增把改做的做了。
同时涉及另外一件事,减税的需求和财政收入形势的现实该怎么对接,迄今为止我们看到今年以来财政收入的增幅一直在回落,一到七月份我凭记忆大概财政收入的增幅是11.09%,把八月份的数字算进去,大概降到了10.9的样子,大概是这么个数字,现在不太敢确定,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假定说一到八月份是10.9的增幅,怎么去看?有这样一种判断,是媒体上普遍的声音,相对以往财政收入的增幅的回落将近1/4,因此很多人忧心忡忡觉得天踏下来了,如果回落1/4或1/5这是很大的灾难,我们能不能承受得了。联想到欧美目前遇到的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危机,有很多人不寒而栗,觉得应该放慢结构性减税的步伐,甚至把结构性减税就此放在一边了,这是一个态度。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操用另外一个指标,就是预算收入的增幅,讲回落往往是就以往的增幅而言,相对于2011年增幅回落了多少?但是我们毕竟是站在2012年来论及财政收入。2012年预算收入的增幅是多少?告诉大家是9%,所以拿10.9和今年的预算增幅做比较,你会看到财政收入的增幅不是回落了,而是超出,超出了将近2个百分点。这两个百分点的超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基础并没有被打破,因为我们就是照着9%的预算收入的增幅来安排今年的财政收支的,财政收支的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可能影响之什么呢?只有一件事情,超收的规模。去年的超收规模达到了1.4万亿元人民币,那是天量的超收。如果今年的超收做悲观的预测,10.9%的增幅如果能延续到年末,按超出2个百分点计算,我们还能超出多少呢?超出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因为去年的基数是10.38万亿元人民币。到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形势并非像有些人宣扬的那样真的是很差,只不过是以往增速的一种回落,甚至这种回落是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的一种表现。因而实施既定目标的结构性减税,从而在多重目标的周旋当中走出一条适合当今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之路,我们还有空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