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平新乔 教授
    谢谢杨院长,谢谢各位院长的邀请,这个论坛我来过多次了,一年四次宏观经济的研究报告的发布这个密度很高,现在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研究的研究平台,以及对政策建议系统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贡献的。
    我个人看到这个报告以后,这个报告重点强调调结构的市场化,调结构里面市场取向的一些建议,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也很到位。前面听了几位评论员,王院长、高教授和王局长的发言都非常受教育,他们对中国经济今年下行的原因或者是长远发展因素的分析,高所长对结构性减税的精彩点评,以及刚才王局长对货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政策的研究,这个都是他们专家,话都被他们说去了。我就讲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怎么样看看今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判断,我说一点个人的意见。第二点对调结构应该怎么看,谈一点自己研究的心得。
    我觉得今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形势,当然有国际原因,但是我觉得主要还是我们决策层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还是紧缩过度造成的。跟当年2008年到2009年1月GDP增长率到6.6%的原因差不多,就是说2008年那一次经济增长速度掉下来,当然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让我们很多企业加工订货的定单没有了,冲击很大,这是问题,这是客观造成的。但是我们主观的方面还有政策配合,我们2007年以后,我们国家对宏观经济是紧缩的,这个紧缩的政策到2008年的8月,这个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正好重合,雪上加霜,造成了2008年底经济增速的继续回落,而我们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后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往下掉,甚至出现环比的下降,这跟什么有关系呢?跟我们2010年以后对宏观政策的判断认为是通货膨胀,把反通胀的危机、把反通胀的威胁定位主要,到了2010年以后整个判断是反通胀,具体说就是房地产调控。房地产调控启动了五项措施,信贷、财政、税收,后来保障房不行了,限购、行政措施,一系列的措施调控有必要,肯定是对的,需要打击。而且调控两年下来以后,应该说房价没有怎么涨,涨得不多,本身就是成果,如果不调可能涨厉害。但是副作用就是需求,房地产拉动的需求全面下跌,具体表现在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最高的点,刚刚高所长讲了我们国家去年正规的财政收入是10.32万亿元。我们房地产的土地出让金的收入2010年到了最高点,超过3.5千亿,2009年不到2万亿,大概1.8万亿的规模到2010年达到过3.5万亿元的规模。由于控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和限购,造成了土地出让金的下降,与此造成一系列的收缩效应。我们面临着国际上面第三轮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包括欧债危机,以后今年对欧洲的出口下降很厉害。那么这两个内外重合,是这一次经济往下掉的。我认为是重合,有国内因素,国内因素主要是紧缩,紧缩周期的后果照成的。如果这样看问题的话,我对这个前途是比较谨慎乐观的。因为我们只要继续推进城市化,城镇化为启动庞大的一系列系统的内需,譬如说让农民工继续进城,让城镇化个房需求正常的,比如说现在年产量有了工作,大学生有了工作,按照现在的政策没有户口、没有交税,就得限购啊,这是正常啊。农民工可以个房,为什么不能个房呢?他没有这个钱,就是这样正常的个房需求如果不能需求,因为我们未来要紧缩遏制需求,这些需求不能实现的话,这个应该启动。应该说我们城镇化刚刚启动不多嘛,我们51%里面有10%多的人口不是城镇人口,不能享受城镇人口的应当的服务。这就是让正常的内需得不到实现,还有一些老外,我们2008年、2009年房地产热的时候有很多老外进来,老外也买中国的房子,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些人现在不买了,到国外去买房子了,到澳大利亚等等去买房子了,把我们的内需给他们了,这不正常。
    这样一个东西如果放宽,用税收调节来启动对房地产比较规范的调控,当然税收调节,就是房地产税来取代限购后果不一样的,现在靠限购不影响存量,需要买房子的人买不到,不影响有十套、二十套房子的人缴房地产税。如果靠税收来调节房地产的市场,就会影响存量,就会影响现在已经有了房地产财产的一大批人,可能是官员,也许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房产公布,更不愿意为这个房产交税,这个事实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我们看到这个实施比较起来困难。但是这个要推,我们希望国家税务总局,刚才讲到年底推出房地产税,我们希望这件事情兑现,承诺兑现。这是第一点。
    我们觉得中央很多设计都是很好的,包括“十二五”规划里面的改革方针都是很好的,改革也是很好,但就是不做,说得很好,做得很少,这是要命啊,目前的形势跟政策直接有关。
    第二点看法,怎么调结构,我非常同意这个报告里面强调的要用市场的机制,而不是主要用政府调控为主的机制来调结构,更多的要启动市场的机制来改变经济结构。我认为这个趋向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的九十年代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二元结构,就是中央以央企,中央政府所控制的央企慢慢地做大、做强,他们投资的铁路、电信,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引进技术做3G网络,这都是中央的投资,通过这个投资做起来的。全国性的网络、全国性的信息平台,还有金融体系的升级,九十年代我们存款是多么麻烦呢,现在银行点,包括座位、网络系统、风险控制信息、信息系统,大量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升级,这都是要投资的。这种系统的结构基础设施,包括城镇地铁,这都是中央做的,这是必要的。中央投资,尤其是把央企做大。所以九十年代中国的发展可能主要靠民企,但是2001年到2011年,可能中央企业、国有企业的作用是更加突出,而不是民营企业。为什么说国进民退,客观上讲过去十年改革没有这么做,经济发展做了,但是总的还是靠国企、央企做。民营企业保持现状就不错了。这是第一块一元,中央中央的央企集团的发展。
    还有一元是地方政府,九十年代以后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削弱,但是发展民营企业,把地方国有企业卖了,民营企业对应的开发房地产。所以跟地方城镇化进程相联系,这个进程主要是2001年以后这十年做起来的,特征就是土地的收入和城镇化有关系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地方制造业。就是相应的企业承接制造业的大量定单,包括承接国外定单,这个势力也很大,所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地方的融资平台背景还是民营企业,虽然有国有设施,但是需求就是让民营企业发展,是这么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下面地方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城市增值,苏州模式是有道理的,我没有钱,我把外资引进来,他一投资我的地价就上去了,土地就增值了。然后把土地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把房子造起来,房价就上去了,这通过房地产环节大概有十来种税和土地出让进可以作为收入。有了钱再搞城市基础设施,滚起来。所以江苏出来的干部第一做法就是招商引资,没有错啊,就是这样做起来的,这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借助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政策适当宽松的环境,只要打压房地产,这条路就被堵死。这条路取决于整个宏观经济比较宽松,原来房地产投机性泡沫不是太高的大环境。如果以打压房地产泡沫为主要目标,后面这条路就会被堵死,目前就是这么个状态,所以有人问我中国经济形势怎么样?要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稍微放缓一点,房地产调控不要急,两个月以后经济就会好。就是涉及到怎么看这个结构,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这么多农民还没有进城,这个需求是非常大。最近9月初对北京地铁做了调查,到年底还只有400公里,现在的地铁已经满载了,平均200%,按照每平米能站的人来统计的。昌平县设计的时候每天用10万次,不过一开工不到三年就达到了这个复合量了,发展非常快,北京市每年补一个亿,京投公司还要融资200个亿。现在2块钱的通票怎么能平衡啊,现在把4号线包给钢铁来做,光4号线的广告运行这一项,就是不会亏,他们放开后还可以赚得更多。这样的设施每个大城市都会出现的,这是多大的需求啊,这个东西可能赔,如果放给民间去做可能不见得赔。有一个人终身研究纽约地铁,他认为地铁可以不赔的,为什么赔呢,这个里面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提升。资本主义也有结构调整,但是资本主义结构调整,市场主义下的结构调整靠危机、靠毁灭性的创造来淘汰,来转移人民的交易结构。一个人干活干二三十年,这个行业结束也就退休了,新的行业来了新工种上去。就是靠这样一种毁灭性的创造,靠危机来调结构的。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靠政府调节、调结构浪费的效率更大。
    所以这次国外金融危机四年了说白了就是调结构,而我们呢?我们现在大起大落,2009年8月份为止信贷控制基本上放行了,有一个重新启动信贷调控,然后一系列的紧缩,这种热和冷的交替出现,这种代价多大啊。我觉得启动结构调整里面的市场化机制是必要的,而且在目前来讲绝对退出也是可行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