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王一鸣 教授
突然袭击,不知道是这种形式,待会儿还要抢答,不知道能抢上吗?
今天听了报告,感觉分析还是很深入的,今天的主题是探底过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我觉得确实中国经济过去几年一直在波动中放缓,也是在一个探底过程当中,经济下行过程中,也发生了些阶段性的变化。
从需求侧来看,我们市场的需求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过去几年是住和行为主导的一种需求。但是随着我们城镇居民户均住房和汽车拥有量数量的增加,我们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也在发生变化,从市场需求结构来看。
房地产投资的增速2000—2013年是年均24%,今年1—10月份是2.0%了,投资明显在放缓。汽车同样过去年均增长是17.9%,今年1—10月增产是负的0.3%,跟市场需求是有关联的。
从供给侧来看,我们的供给结构结构性发展并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的需求正在提高,但是我们过去几年制造业的规模在迅猛地扩张,我们供给侧面临比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钢铁、煤炭、有色、石化、建材这些上游行业过剩的压力尤为明显。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探底过程中要把握它这些阶段性的变化,我们经济放缓很重要的就是供给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要推进供给侧的调整和供给侧的改革来使它能够更有效地对应市场需求。
经济探底要满足一些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投资要能够逐步地探底,现在房地产投资似乎正在接近底部,我们说到2.0了,到明年看能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来逐步接近底部。制造业投资如果供给侧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推进,新的投资就会起来,所以我们说制造业投资可能也会见底反弹,基础设施投资1—10月份是增长17.4%,当然它也受到融资条件变化的约束,我们原来的融资平台模式正在专项发债的模式,农村模式也在调整。但是基础设施可能也逐步在接近一个均衡点,投资首先要能够探底,从需求侧来看,第二从供给侧来看,过剩的产能要得到有效地处置,我们现在PPI连续四个月负增长,我们叫生产领域通缩,你不能叫全面通缩,持续44个月,生产领域通缩,归上企业的利润也是下降的。从1—10月份是负的1.7,利润一直在下降,所以这些现象背后根源在什么地方?就是过剩产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置,明显的供大与求。所以我们说见底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有效地处置过剩产能,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新的动力要能够逐步地成长,能够对冲掉传统产业衰竭形成的空白,能够进行有效地对冲,我们新兴的动力确实也在成长,服务业,特别是有些新兴的服务业增长是很快的,制造业领域也有很多新的增长点、新的业态在迅速地成长,取决于这个力量能不能有效地对冲。
所以由此判断,我也比较认同报告2016年有望成为本轮增长的阶段性底部,以后可能经济会逐步地回稳,当然,我们也很难期待经济有强劲的反弹。因为新旧动力的并存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以新的替代旧的,底部形成以后会比较稳定地进入中高速的阶段,我们要需求和供给更有效地结合,而且要发挥供给政策的主导作用,要把经济稳住,为过给侧的调整和改革创造条件,供给侧的调整和改革为更长的经济增长来形成一个动力机制。为我们更长期的发展创造条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