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尹中卿
    我和姚总来的晚还要走的早,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由人大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基经济报告。这个报告有三个特点,一个就是很有针对性。第二很有高度。第三很有水平。所谓有针对性,刚才我问杨院长,这是连续第十次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6月27日,就把中期的评估分析拿出来,这是很及时的,尤其是第一次又从北京到外地,又从学校走到园区,这次参加的人数要多于以前。高度就是有一个总报告,9个分报告,涉及的范围涉及政府的投资、居民的财产水平等等,这些范围都是很大的。作为分析预测报告的副标题又提出分化与复苏中的宏观经济,他们提出5个概念,它的依据就是提出指标冲突,结构分化,这是作为他们进行分析的基础。他们得到什么判断呢?就是目前经济形势已经触底进入复苏阶段。他们对未来的预测提出底部振荡,这种判断是和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还是符合的,这是我觉得它有水平有内容,刚才刘院长分析了9个经济风险,提出7条对策建议。
    我想做点补充。读了这个报告,我也听了毛振华教授和腾泰博士的发言,他们从另外一个方面置疑,人民大学提出的报告已经把它提到GDP增长8.5%,但是毛振华说现在讲触底还言之过早,其实这代表社会上很多人都有这个看法。刚才腾泰博士他从制度的角度讲到制度性的增长极限,我们再怎么努力,再恢复不到高速增长的时代了,为什么对同一个经济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呢?腾泰博士提出因为分析方法不同,可能分析方法不同,我倒觉得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实际上,为什么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我们经济形势做出乐观的判断?6月24日,经济合作组织也将今年经济增长由原来的6.3%调到7.7%,将明年提出的8.5%调到9.3%。还是反映了我们对现在经济运行的基本看法。我觉得这个报告里面还有点不足,过分注重客观分析,善于从理论推导,对于现实中的导致经济触底、反弹,它的根本因素的分析就是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整个国家这么长的应对措施,包括我们批准的一揽子计划,缺乏很真切的分析,有好处不评价,从理论来讲,如果有问题不讲这些问题,你的分析判断缺乏亲身的感受或者是令人信服的东西。7月16日全国人大要开会对第二季度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所以我的发言就代表我个人。
    我借此机会我讲中国宏观经济的是与非。如何看待这个,如果我们采取恰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我是比腾泰博士更有信心,我们将会有更长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关键是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一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过去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去年四季度把长期实行的稳健财政政策,转为积极财政政策,现在要分析它的改进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改进工作。
    财政部的报告对前5个月的财政情况进行了报告,我们比较大的问题是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的指标有两条,9千5百亿财政赤字,08年的财政赤字是1千8百亿,09年实行扩张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指标有很多,现在这两个指标对我们的形势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经过半年的运行,现在财政收入下降比较多,财政指出幅度增加,收支矛盾突出,所以完成09年的预算任务艰巨,由数字为证,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只完成预算的40%,比去年同期下降6.7%,那么全国的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29%,比去年同期增长27%。尽管5月份财政收入由年初的连续下降转为增长,但是实际中还是收入总量减少,增幅大幅回落,全国只有9个地方有增长,中央和地方税收下降,现在地方的非税收入有增长,但是中间有很多是收过头税或者是预先收的税,还有假报的,现在中央税和地方税都是双下降,所以与09年年初相比,1-5月份年初定8%,现在相差14.7%,主体税收税种全部下降,包括出口退税急剧增加,国内实行增值税转型以及结构性退税,导致现在的收入难以为继。所以现在来看,年初是依据GDP增加8%,工业增长值9.5%,外贸进出口增加8%,这三个指标来定的,这三个指标现在一个都没有完成,这样的情况下,年初定的财政收入8%,按这个收入打盘子是做不到的。这样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到底应不应该适度,什么叫积极?我们认为从这个分析来看,支出日益增加,明年还能不能继续这样安排,这是摆在面前的问题,这需要从长计议,今年的赤字会突破年初的预算,什么意思?9500亿是不可能打的住的,这是我们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预收入相比,政府公共投资构成财政扩张的主要内容,现在第四季度分四批,实际上现在已经有投资新增3800亿,到5月31日,政府下达5620亿,同时代发地方债券1118亿,现在在支出方面地方新增财力用于经济建设的压力增大,地方财政配套能力不足,很多都没有配套,有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部分项目的选择和前期的准备不充分,降低标准,相当数量的民生项目,经济效益不如人意,那么政府公共投资对于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这就是导致现在尽管有各个部门进行监督,例如中纪委牵头的24个督查组,最近人大常委会也组织4个专题调研组要到19个省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和民生、卫生工程,科技创新和科技调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大方面进行督查和调研。前两天我去了内蒙进行调研,感觉到9080亿中央财政投资面临很多问题,现在是进入GDP,保证增长的作用,但是长期将会为我们后面留下沉重的负担。如何讲效益把9080亿投资搞好还是很重要的问题。
    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到5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5.84万亿,达到9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现在6月份的数字还没有出来,考虑到银行放贷的问题,6月份从抽样调动来看,新增贷款再次放量上冲,有专家预测,从现在的局势来看,6月份新增贷款将达到1.2万亿以上,仅仅上半年前6个月新增贷款将要超过6.5万亿,如果今后在每个月再放1千亿,全年也会超过7千亿,今年到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适度到哪,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贷款的使用当中,大量的贷款是集中在国有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上,大量的信贷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因此,现在货币的供应量将给未来留下极大的负担,就是通货膨胀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就是应了很多人讲的,如果不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不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今后本来是避免国外世界范围、全球范围金融危机对于我们国家的影响,最后我们在应对当中,我们自己遭遇了金融危机。这是我的看法,是不是对,供大家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