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再次参加宏观经济报告的发布,我在第一次发布都参加了,我也参加过很多次,但是这一次有特别的意义,这次是一个转折,这次是从校园走向园区原来发布都是在人民大学学校里面,标志着人大报告开始从学术走向经济的主战场,现在园区、开发区从全国来看都是一个情况,我们是经济的主战场,也是原来的海淀走到了浦东,标志着人大宏观经济研究从一种内部的讨论开始走向开放的前沿,所以我对于人大这次成功的发布表示祝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么一个关键时期,我们来讨论中国经济它未来的走势,就尤为重要。那么从前5个月的数据来看,应该说我们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急剧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根本的缓解,如果说前几个月的指标还是上行和下行的指标基本力量平衡的话,从近两个月指标来看,上升的指标逐步占主导地位,过去下行的指标下降的幅度也在收窄,反映了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促进经济回升的积极因素在增多,经济止跌回升的迹象在趋于明显。
有三个方面,刚才人大发布了他们的一个看法,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经济止跌回升的基本态势。首先,它的企稳回升这种趋势在明朗化,从季度同比数据,还是从环比数据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到,在结合4、5月份数据判断,我认同人大的观点,一季度可能是我们这一轮周期性小型一个底部,今年二季度,可能会发生趋势的扭转,特别是随着宏观经济一揽子计划政策逐步的到位,特别是前三期,我们投资,一期、二期、三期中央政府投资已经有3千亿了,这种投资的效果到三季度会更加明显表现出来,可能三四季度会继续呈现回升的态势,这样全年的形势就会更加的明朗。三季度可能是一个关键点。
第二,在外需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增强的,无论是从前5月的投资和消费情况来看,我们说增幅,特别是投资,也达到历史的高点,尽管我们可以讨论主要是政府投入拉动,民间投资还没有及时跟进,但是总体可以看到,内需在中国经济稳定,回升当中发挥的作用是在逐步的提升。
第三,市场的预期也在回升,今天来的很多人都是市场人士,无论从房市、股市,包括从一些指标来看,包括采购指数,都出现回暖的迹象,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触底,第二季度可能是一个经济走势扭转的关键。随着一系列政策实施的到位,全年会呈现逐渐回升的态势。第二季度可能会由前低转到后高的关键点,所以我们可以预期,今年经济能够进入一个逐步恢复上升的通道。当然,我们说更多的是要关注经济复苏进程当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人大的报告列了将近10个方面的风险,我觉得他们有一套他们的框架,做的是很有说服力的。
从我个人来看,我认为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是很稳固,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来看,包括从供给方面,从产业来看,我们下一步都面临着挑战。今年要达到8%的目标,人大预测是8.4%,我觉得要达到8%的目标依然是艰巨的,现在还很难做乐观的判断。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出口大幅度的下降难以扭转,已经成定局。上半年出口降幅25%以上,尽管6月份降幅有大幅的收窄,也难以摆脱这个局面。从全年来看,出口即便下半年降幅逐步收窄,全年来看也会在10%以上,而且从国际经济走势来看,人大报告里面也说了,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5月份的数据,美国的消费者指数还在下降,失业率在提升,制造业也出现下降,产能过剩的局面,设备的闲置率在提高,所以全球指标还是有不确定性,可能我们要做好一个准备,就是出口在短期甚至今后两三年都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局面,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增长?增量部分我们去统计增量部分,过去03-07年高于10%的增长率,这一部分主要的贡献是来自于出口,所以增量消失了,出口的动力消失以后,经济自然有一个回落,所以我们想今年这种格局决定经济恢复,应该说是还是非常艰难的,更重要的是,扩张内需还很难弥补出口的下降,从现有的统计指标来看是这样的。
第二,投资增速加快,主要是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政府加大投入来支撑的,民间投资跟进还不足,现在中央政府积极带动的贷款,现在银行贷款最好是政府项目,银行非常的积极,觉得收益率比较稳定。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而政府投资这一轮扩大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主要是铁路,而铁路开放度又很低,民间投资进入很少,因为铁路还是垄断性,而铁路的改革资金没有完全展开时,政企也没有分开。包括机场,铁路、公路、机场,现在机场也跟铁路同样的局面。服务领域有金融、教育、医疗服务型的领域,开放度也很低,所以我们说社会投资很难进入,再加上市场投资前景不明朗,利润空间在收缩,人大报告也说了,尽管工业是在回暖,但是利润是在下降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依然没有解决,所以总体来看,这个问题如何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这是下一步增强经济动力的一个方面。
第三居民的消费增长动力,依然还不足,消费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尽管4、5月份都是上升的,前5个月,扣除价格因素16.4%似乎是在上升,但是可持续性,就业的严峻性,现在粮食、猪肉、奶制品等价格又在下跌,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这些政策有一个政策效应的递减,所以我们说,消费的持续稳定,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最近央行的调查,居民的消费倾向是下降的,所以这个尤其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四工业生产,受到出口的低迷和去库存化的影响,恢复依然乏力,现在工业前5个月的增加值同比增长是6.3%,比通常情况下增长率的一半,见解反映社会利用率产能的利用情况也是比较低的,我们可以见解来看这个问题。而现在工业、企业从电力和物流指标来看,电力5月份还是下降3.5%,铁路货运还是下降的,内河航运还是下降的,从这些指标来看,工业生产还没有实质性的恢复,而且它的指标是波动的,3月份是高一点,4月份下来一点,5月份又8%,很难说稳定,所以今年依然面临挑战,我们面临两个大的突出性矛盾,一个就是潜在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与加大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力度的矛盾,人大报告也讨论了,我们现在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增长都到了历史的高点,我们信贷如果要加上11、12月份,前5个月加上11、12月份,一个月新增1万亿贷款,这是天量贷款,我们且不论这个贷款的质量怎么样,但是这么大的资金量进入市场,它肯定会带来未来通胀的压力。再加上美元贬值风险的提高,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有反弹的压力,预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通缩和通胀会不会短期发生变化,人大的结论是,会在短期出现拐点性的变化两个月,我认为这是的确要去关注的,这关系到我们下一步实施扩张性的政策能不能再加大。第二,继续扩大投资,形成的这种供给能力的扩张与产能研究过剩的矛盾也会进一步的加剧。我们的产能闲置是非常高的,庞大的产能如何来的?就是01年以后,我们的持续的高投资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现在产能的利用率非常的低,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投资,维持经济稳定之回升,这个也会跟产能的过剩形成冲突。
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要形成经济稳定回升的内在机制,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主要有内生的力量形成的经济稳定回升,在不扩张的同时,我们可以维持在7%-8%的增长率,这是我们希望维持的目标,希望我们政策的调整和结构改革的推进。从中期来看,我们不期望中国经济恢复到危机之前高于10%以上的增长里,这一点要想清楚,国际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增长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过渡消费模式的调整,和过渡投资模式的调整,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所以很难期望回升到01-07年年均10.2%的水平,短期很难实现,如何衡量经济回升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指标。
未来的政策走向,我个人认为,首先还要保持现有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微调,但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的大框架现在不能动,因为我们说,经济自身内在的稳定增长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形成,现在还不能过早退出扩张性的政策,现在社会也有舆论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说,可以视情况做微调,现在讨论退出还比较早。
第二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下一步重要的政策着力点,尽管前期采取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但是我们说还需要从制度上,更深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上解决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比如说,农民工的市民化,如果解决市民化的问题,我们的消费需求就会有一个新的空间,消费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就会推动土地改革。还有国有企业红利能不能扩大比例进入社保帐户,最近国有已经拿出10%让社保基金来持有,这个可能还需要加大力度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等等,我觉得需要从制度层面研究这些问题。
第三,加大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力度,现在,我们正在加快研究产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这个也搞了很多年,现在一直没有出台,现在也有压力了,我们说要加快出台。另外创业板市场也要很快启动。我们也要研究鼓励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如何放宽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垄断性领域的准入限制,包括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来进一步拉动民间投资。
第四从供给方面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制造业规模现在非常大,而且对出口依赖程度很高,但是附加值很低,原因就是我们只管厂内的加工制造,厂门外的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网络、供应链、品牌,我们都是没有的,都被跨国公司控制着,所以我们的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加点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努力。当然也包括新兴高技术领域,比如在生物医药,张江是生物医药一个基地,绿色能源科技,纳米这些新的领域我们也要扩大市场份额,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从供给方面要去做的。
第五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的机制改革,现在通胀率比较低,而且有个压力,有这个需要,如何来加快推进,天然气、电价、供水、污水处理等等这些改革怎么推进。
第六,要继续推进其他领域的一些改革,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框架是93年形成的,如何提高民营化,加快利率的市场化,人民币的区域化,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设计,财税体系同样是这个问题,现在也在讨论征收物业税、环境税,如何减少地方对土地转让的依赖,这些都需要设计。
最后,加大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力度,特别是鼓励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相当部分是国企,如何在政策上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这个是需要去关注的。
当前处于止跌回升的关键时期,未来的经济复苏肯定是在振荡当中前进,所以它充满挑战,也充满了风险,所以这也为我们的研究工作留下非常广阔的空间,我相信,人大的报告一定会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的影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