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刘树成

    谢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今天有机会来参加我们这个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之前也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也是老校友了。我讲三个层次。第一对第三季度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第二讲一下对报告的几点意见;第三讲一下我本人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形势的看法。
    第一高度评价第三季度的报告,我认为它具有前沿性、系统性、全面性、启发性。
    前沿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刚开始复苏,我们做出了这么系统的报告,具有前沿性。虽然其他的机构和单位也开始进入危机后或者后危机时代的研究,但是像我们这种这么厚的研究,我们还是领先的。系统性,我们系统的分析了原来的增长源泉和新的增长源泉和未来的政策把握的平衡术等。全面性,对各种因素的分析都很全面,但不是穷尽。启发性,虽然里面很多观点从我自己读的角度来讲,我很同意,但是也我很多的提法和观点不同意,那就对了,咱们就可以讨论,就热闹了,但是很多观点还是同意的。
    第二对报告直观的提一些意见,有四条,仅供参考:1、对本报告的次标题“次高速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一点意见,这个标题不科学。如果要用次高速时期,这么厚厚一本报告从发明权上就没有了。以次高速为名的书,在正标题上已经出来了,这是90年代的后半期,他预测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将进入次高速时期,我们换一个题目。把次高速定义好,不要引起误解。
    从本报告来看,次高速的用法也不算太严密。因为我们从第四部分的第一节里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增长时期什么时候步入也没有说。里面给了三段时间,第一阶段2008年到2012年,9.5%是次高速吗?第二阶段是2013年到2031年,8.5%,这是次高速吗?第三阶段是7.5%,这是次高速吗?
    2、在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里,我反复仔细看了一下,我差点掉进陷井里去。第一大部分共分了四个小部分,前面是提出问题,然后是回答问题,它是要否定的,第三部分是本文要回来讨论一些问题,第四部分给点主要结论。第一个问题里面的第一个大问题,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是否是中国传统高速增长模式终结的标志。全面复苏后的中国经济是否会步入全新的经济增长轨道,还是在传统路径上进一步的发展。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是或者不是都是错的。这个问题太绝对了。把我们改革开放30年以来高速增长,世界把我们评价为辉煌成就的,结果我们定义自己是中国传统高速增长模式。这样一定义,是终结还是不终结?麻烦了。我曾经给过我个人的研究一个结论,30年是高速平稳增长,去年初给中央政治局讲课的时候我就用了这个词。
    在高速平稳增长下,我们的增长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也不能给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增长,给他一个词叫做中国传统高速经济增长模式。这样一给,马上结论就即将终结,就麻烦了。这个词需要讨论一下。但是行文上来看,并非作者同意这个提法,但是在第一问题里出现这个词,容易使人误导。如果读者回答是或者不是,就上当了。
    3、有一个重要的提法需要斟酌讨论,就是消费率的问题。在本报告中,有这样一个提法,计量表明,消费率每提高1%,带来的GDP的提高是1.5到2.7%的。这个结论错了,消费率是不断下降的,而GDP是上升的,原因在于投资率是上升的,加上进出口的外需部分是上升了,不是因为消费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带来的GDP是1.5到2.7个百分点,你查一下数据用的是哪个时段的。
    4、所谓的新源泉,本报告把源泉分成两组,一个是旧源泉,一个是新源泉,太绝对了。把城市化放入新源泉里,没有问题,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城市化,房地产仍然是重要的推动力,但是这不是新源泉,30年来它也是重要的源泉。因为你没有把他放入旧源泉里去,  因此你放在新源泉里,割裂了房地产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第三稍微讲一下我本人的观点。因为在座的很多同仁都知道,我是也是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今天的会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首先向人民大学的报告来进行学习,有很多闪光的亮点。
    我的一个看法,新的经济周期即将来临,建国以来,从1953年我们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按照马克思资本论里讲了,五到十年的经济波动是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历程,在以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里不会出现,以手工业、畜牧业为主的社会里也不会出,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也不会出现,只有进入了大机器的阶段,才会出现。
    从社会制度角度,马克思深刻分析了由于基本矛盾是根源,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情况下也出现了周期波动,有这样的条件。但是从生产技术角度来讲,仍然是工业化规律性的活动。从1953年到2009年经济增长率如果在8%上,就经历了十个经济周期,2010年有望进入第十一个经济周期。我的提法是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
    在第十个周期的上升过程中,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曾经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要倍加珍惜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势头。这是中央经济会议首次采用经济周期的概念,对我国的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现在我说,现在又到了该说努力延长经济周期上行阶段的时候了,现在是第十一个周期了。在这个周期里,放长的时间不太好说,在未来得十年左右,增长目前我收集到的有四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应对危机过后,中国经济不应该追求高速度,而应该实现7%到8%左右的中速发展,这不是2020年以后,就说一个近的周期。第二种认为,经济全面回升后,仍可以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第三个意见,在今后十年内保持9%以上的增长。第四个意见,在今后一个周期内,保持8%以上到10%左右。这些意见背后都有政策建议和意见支撑,我自己比较倾向于这个意见。在今后十年左右,会保持8%。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刚才辜胜阻教授讲到,未来增长当中重要的就是提高消费,我觉得再进一步讲,在未来得增长中,城市化、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支柱,特别是任总在这里,任总发表的言论经常有轰动性,我也都学习过。但是我想房地产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房地产的发展到今天走过了2段或者3段历程,开始完全是由政府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完全由政府包的,那个时候全面的资源短缺。后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住宅商品化了,这是第二个阶段,一不小心把住房全部都推向商品化了,推向市场了,那就引起了买房的高潮,也是房价上升的高潮。第三阶段可能是从07年以来,市场化加上政府必要的责任,政府应该负责的保障性的责任要负担起来,不要把保障性的政府责任推向市场。但是由于我们刚认识到这个问题,把市场化和政府的责任相结合,因此政府的责任承担的部分,我觉得还有点小,只是保证了低收入人的保障。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说20%高收入的人去买现在所有房地产商每年贷回来的房,还是远远的供不应求,房价要不断的增长。但是这样一来,广大的老百姓就要受到极大的冲击,闹不好,在局部地区因为住房和房价问题是要上街的。
    因此,我的意见是,在未来经济增长中,房地产仍然是城市化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要把政府保障的部分再加以扩大,一直要扩大到中等收入。这个扩大不是简单的扩大,不是人人都有房屋的所有权,有居住权就可以了。这样从政府的角度保证你有能租上房的权利。这样就有一个很好的房屋租赁的市场,这样就叫釜底抽薪,把现在不断上涨的房价,是市场上价格的上升。我们把其中的一部分,包括低收入的中等收入的抽出来,由政府保障,在政府保障下进行市场化的操作,这样就有可能缓解房价不断上涨的矛盾,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房地产和城市化继续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泉。
    这仅是我的一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