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
谢谢主席,非常高兴今天回到母校来进行演讲,我本来也是人大经济学院的兼职教授。今天想讨论的问题是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我想分三个方面讨论,为什么出现深度下滑?第二深度下滑短期应对措施是什么?第三是不是有长期的机会。首先,为什么出现深度下滑?有人说是金融风暴所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金融风暴?是一个全球化下的结构调整,由于这样的结构,预计时间比较长,深度比较大,从而这个风暴的威力也比较强。
大家知道,自从冷战结束以后,90年代以后,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这在我们看来是两个含义,市场经济的机制得到扩张,这使交易更加方便,从而交易成本更加降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垂直分工格局,现在很多的生产布局都在全球布局,某一个环节再一个国家,另外一个环节在另一个国家,中国是两头在外,只有制造业在中国,市场和原料多在海外。这样情况下,世界经济在工业化、全球化的布局情况下,提高了规模效益。
由于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降低,规模效益是全球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你会发现,从02年到07年5年间,全球经济速度平均提高了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0.5%,比9.7%要高。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经济格局在重新塑造,逐渐出现了三个相互依存各具特点的板块。第一是以中国运作为代表的经济体,在运作过程中把低成本制造业纳入了这个过程。在这个中间,一方面全球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到了好处。像中国就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表现在贸易的顺差。
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也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的过程中谋取了他们的利润,他们凭着金融的优势改善了全球化的效应,也分享了全球化的好处。所谓次贷危机,不就是世界老百姓帮美国去买房子吗?
还有第三个板块,资源出口国板块,石油输出国组织等。随着亚洲制造业的发展,资源、农业的需求日益在提高。世界经济进入本世纪进入这样一个循环的方式。
这就有一个很特定的结构,如果把结构缩小来看,放在中美两国来看非常有意义,中国的出口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相对应的。有人说,是一个竞相的关系,可能是反向的。中国在逆差中投到美国的贸易顺差,再投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美国老百姓享受这个成本的同时,中国的资金又进入美国降低了利率及使他们的老百姓更要负债。次贷危机在很大意义上说,就是把金融产品的创新到这样一个层次,从负不起债到没有办法负债的去负债,推动了美国消费品的增长。进入本世纪,美国的消费在GDP的贡献率达到了80%,美国家庭负债平均规模是132%,那32元是借的。这就是它透支未来,寅吃卯粮的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是不够维持的。
由于不可维持,就出现了金融危机。而中国又是出口国,负债消费多是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国受的影响就比较大。这个循环是怎么北打破的?是第三个圈造成的,全球的能源原材料涨价。我们知道理论上说,这样一个低成本下中美两国的循环是可以维持的,客观上没有这个条件,就是资源的价格上涨。由于亚洲新兴经济区的工业化的发展,对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低成本的条件难以维持。我们所说的经济中间的资源瓶颈,环境瓶颈等等,使我们的经济是不可能维持的,不可持续,所以要科学发展,而不是靠资源、环境的统一消耗。
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由于资源、能源价格上升,使通货膨胀在上升。美国人也采取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利率从2004年到2006年连续提高了17次,这在美国是很少见的,利润的提高终于刺破了这个泡沫,低成本在现实中要予以维持。
由于不可维持,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危机的出现,是一个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结构的调整。那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全球化红利时代已经终结,同时需要有一个重大的调整。这个调整的含义就是说,可能亚洲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现实维持不下去了。如果说过去是不可持续,现在是现实的不可维持。由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在亚洲的GDP占了很大比例。出口是什么?突然萎缩,也会导致经济突然的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是比较大的。这就构成了深度的下滑。这是第一点
第二在这样一个下滑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应对。这样一个金融危机对各国的打击是不太一致的。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觉得美国的形势相对好一点,欧洲的情况更严重。现在不讨论欧洲的金融结构,从欧洲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中可以看到,欧洲的几个基础都在发生着伤害。欧洲的基础是各国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过本国GDP的3%,各国的负债不能超过本国GDP的60%,但是现在很多国家都超过了。特别是新加入的国家。这个危机还在蔓延,剥落的海三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现在连老盟国土耳其可能都不能幸免。欧洲经济进入了一个非常大的衰退。
对资源出口板块来说,尽管石油处处国组织的情况相对好一点,但是俄罗斯已经开始出现问题,资源出口价格下跌,使国家负债在加剧。对亚洲国家来说,这种出口导向型是难以维持。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寻求调整。这个调整的方向,我们一直认为应该是以扩大内需的方向走,短期中竞价有效的政策除了所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外,更加有效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在这中间,中国出台了四万亿的财政政策,还有18万亿,各省都在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扩大内需在短期中肯定是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予以配合的。
同样有一个问题,这样需求是一个中间需求,并不是最终需求。大量的中间需求的提升和短期中间需求可能没有什么,但是长期会有一些问题,会出现能力的大幅度增加,如果没有相应的最终需求预计配合,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政策从长期来看,需要有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安排。
短期中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可能是在未来的一两年中间相对比较艰难的,但是要维持在8%以上也是有可能的。是因为四万亿据大家的测算,对GDP的贡献应该在1.5%到1.8%,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美国的市场再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的话,对美国出口的市场部会出现很大的下滑的话,中国的出口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中国的经济可能会维持在8%以上。但是反过来说,这个危机正在深化过程中,在另外一个含义上,我们的短期政策可能还需要加大力度。但是从长期来看,根本的办法可能是在解决是最终消费,这有赖于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中国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消费是提高了50%以下,这是建国60年没有见到的。我们也见到了四万亿的措施中很多的措施是这方面的,比如说民心工程,农民粗粗的算了算,无论是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还是在改善生产中都得到了很多的优惠。农业生产的补贴在增加,包括化肥补贴等,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在改善,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同时农民的支出在国家的帮助下,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等等。如果中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的改革,农民的消费能够得到提高,这在中国宏观经济上来看是保持增长的关键。
第三在金融危机中有没有什么机会?危机发生后,人们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刚才吴晓求教授开门综意就谈到这个问题,机会太多了,天上掉馅饼也可能把你砸伤。这次在20国金融峰会中,胡主席提高了四条措施,其中有一个是加强区域的合作。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观察到,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发展中间,在亚洲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在加强,特别是在中间国家。如果从货币区域的金融合作中看到,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人民币在中间国家是流通的,此次越南危机,当时越南人是希望持有黄金、美元、人民币。第二仔细观察一下,在很多周延国家的贸易中是有逆差出现的。逆差意味着中国需要对外支付。能不能改为本区域货币支付?第三在周边国家已经有一些中国参与的国际性的合作组织,比如说在东盟有东盟的10+1、10+3,而且这个规定在2010年实现投资贸易自由化。在这个区域中,如果是投资贸易自由化一定是要有货币的问题,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多变的合作机制,以及在探讨的相关的问题。在中国的北边,六国的合作组织也是在上个月开会,俄罗斯的总统也提出在本区域下加强货币合作。现实就意味着这样一个区域的合作在加强。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承担这个义务的话,机会也大得多。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在内的其他货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波动不已,在精神上是计价浮动。做生意能不能赚钱要看秤准不准,人民币在这次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人民币可以计价,那人民币就可以结算,如果可以结算就可以支付,这时候一个区域的稳定合作机制就会显现。中国有一个稳定的外部市场,同时也是投资和本区域的经济也都会得到发展,这个前景在现实的展现。这是中国至少在亚洲地区可以承担的机会,这对于中国来说本身也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
总之,在这样一个金融危机下,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深度下滑,尽管我们已经采取短期措施的应用来改善这样的下滑,但从长期来看,就意味这世界经济结构在调整,这个调整意味着现实的出口导向经济是不可维持的。结构调整和以内需为主的经济调整要进行变化,区域性的经济调整已经开始,相信在亚洲,中国经济和人民比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