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微信公众号

孙国君 研究员

    很高兴回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我们的宏观经济论坛,特别是今天能够听到胡老师的报告,因为他们是我在人大的师。刚才刘元春教授介绍了“新常态”的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按照这个脉络,我想跟大家汇报几个方面的问题,大概三个方面,一个是按照“新常态”的思维考虑的话,我们现在梳理一下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脉络是什么。第二个方面是说,我们判断大的形势,我们应该大体上把握的几个特征。第三个有可能下一步,我们工作重点的取向是什么。

    第一个,刚才胡老师讲“新常态”的时候,把“新常态”定义为三方面,第一是增长速度,还有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上界定“新常态”的内涵。这个“新常态”可能是非常热的词了,大家从各个方面解读,胡老师的解释对我们把握“新常态”的概念更好一些。

    从我个人来说,从2013年到2014年,这个工作面临很大思维方式的转变。大家回顾一下,从2013年政府工作,新一届政府开始工作的时候,回顾一下总理的答记者问,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的形势的判断,我印象是在2014年四季度的时候,经济增长是7.6%7.7%,当时判断是中国经济是在筑底奇稳。恰恰是那个时候,刚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家集中注意力是在改革上,而从现在结果来看,这个改革对稳增长恰恰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梳理这个思路的时候,第一项我认为就是改革,改革很重要。后来很多人说我们在稳增长促改革,按照这样理解,实际不是这样的,整个工作是在促改革稳增长,当初的改革与增长有关系,但又没有关系。比如说新一届政府一开始该强调我们行政审批要削减三分之一,这些并没有考虑到稳增长的需要。经济增长速度下去了,为什么就业保持的很好,我们现在看,除了劳动年龄人口到了峰值以下之外,跟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简政放权,比如新增一千万户企业,就算我们保守估计,可能也要增加几百万的就业,这对我们现在能够经济政策还能够保持大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理解政府经济工作就是改革。

    第二是宏观经济的思路方面。各位老师和学生都是做宏观经济的研究,宏观调控我们按照理论思维,无非就是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刚才高教授讲的时候,现在整个宏观调控可能是七个方面,我记得在讨论上半年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当初有很大的争论,这是不是高,当时提出一个区间,一开始有提出数字,包括一些部级临时,我们区间的底线应该是6或是7,最后我们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口径是7.5%和3%这样的目标,所以整个宏观经济的思路发生很大的变化,设定一个区间,又把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措施和目标也纳入进来,现在的宏观调控已经变成经济发展的政策。

    第三个就是结构,现在我们的发展有很多像铁路,很多社会问题早晚要干的事情,这个本身也是一个变相的增长。

    第四个就是民生,比如养老金的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概念。整体我大体就是四个方面,尽管有很多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

    下一方面怎么判断形势,与我们“新常态”有关系的,一个是国内来讲,有的深世界经济复苏是失衡的,第二个政策分化,美国和欧盟、日本的经济,包括货币政策,是一松一紧,导致我们发展中国家很被动。大家看央行负债表,我们的货币占有量主体基本是外部债款,这个政策对我们的宏观政策有很大的被动性。还有现在的地区冲突有加剧的情况,包括乌克兰,疫情,南海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对形势决策远不是经济的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整个形势我就简单讲一讲。

    第三个方面,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有可能怎么做。第一条很重要的就是要稳增长,我们的发展说来说去没有速度肯定不行,中国经济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我们的风险问题就会很严重,刚才胡老师也讲到,我们在“新常态”下能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有五方面的依据。我们除了有潜力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最大的区别,我们是大国经济,我们有时候搞研究的时候,大家有综合收入陷井,我们很少看到现有的中国收入陷井很难综合。刚才讲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数字,现在最高的是天津1.6万美元,最低是贵州3千多。实际上我们很大的国土没有开发,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如果利用不好我觉得是一个历史性的措施。比如刚上市的阿里巴巴,很难想象阿里巴巴在其他国家产生阿里巴巴,只有中国,所以中国的潜力会在很长时期保持增长速度的条件。

    现在大家注意看新闻的话,政府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以后下一步的改革,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有其他方面的改革,有可能更多的围绕鼓励大众创业和创新,这种创业创新,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是社会的文化,如果我们国家都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我想这个民族才能进步,所以以后的改革我相信,无论我们刚才说的财税,各个也好,结构性减税,降费也好,更多的会着眼于这种鼓励创新和创业。我想这些在座同学也会做方面的工作。

    第三个还是结构,从结构调整中找到扩大内需的途径,刚才说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也好,这里面的空间确实很大,关键我们怎么做,做的合理一些,把这种需求缓慢地释放出来。包括我们现在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速度,好多方面的工作,结构里面会释放出很大的潜力。

    最后一个还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现在在低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风险的因素。大家注意到,我们现在预算法的修改,允许地方,省级地方发债,包括正在推广的PPP公私合营的模式,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平台,除了稳定投资之外,也是把大的风险因素消除掉。如果我们各个方面工作做的再好,某一个地方爆发风险,对我们的经济会产生很大的伤害。我就简单讲这么多,很希望以后在有机会和大家进一步交流。谢谢。